一年之计在于春。连日来,全国各地相继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,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精神,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,积极谋划部署今年人才工作。
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人才观
大力宣传和普及应用科学人才观,是今年人才工作的首要任务。各地及时研究制订科学人才观宣传普及行动计划,宣传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和人才工作先进典型,宣传党的人才工作思想、方针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成绩,推动形成识才、爱才、敬才、用才的社会氛围。
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强调,要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人才工作,毫不动摇地培育好、开发好、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,把科学人才观作为各级党校主体班教学的重要内容,加强人才发展理论研究,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。安徽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强调,要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,切实确立大人才观、“能力为本”人才观和动态人才观,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,更加注重能力实绩,不断增强人才队伍的生机和活力。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要求,要遵循“十年树木、百年树人”的规律,落实科学人才观;遵循事业留人、感情留人、待遇留人的规律,吸引人才、聚集人才;遵循通过打造人才高地构筑产业高地、通过人才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规律,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;遵循人才配置的基本规律,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、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和党政机关的主导作用;遵循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投资的规律,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。
扎实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实施
今年是抓好重大人才工程的关键一年。各地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,明确任务目标、工作分工、进度安排、经费预算和组织领导机制,加大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力度,把人才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。
江西把今年作为“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年”,注重协同化推进、精细化管理、常态化运行,深入实施“赣鄱英才555工程”,突出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,抓紧引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。重庆在全市开展“人才项目建设年”活动,加强统筹、明确责任、明确进度,高质量推进“六百三万”等一批重点人才项目,确保培养引进的人才管用、够用、适用。河北把引进京津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突破口,选择基础设施、工作条件较好的3-4个环京津县(市、区),开展京津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建设试点工作。抓好环首都14个县(市、区)人才家园建设,充分发挥人才家园的引才引智功能和成效。
积极创新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
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是人才工作的难点。今年,各地将继续加大人才政策机制创新力度,抓住人才反映强烈、热切盼望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大胆创新,加快推进人才特区建设,形成有利于培养、引进和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。
重庆今年将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,探索以科研质量和创新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,推动教师进课堂、医生去临床、演员上舞台、科技人员到厂矿车间和田间地头。天津将研究用好用活“体制内”与“体制外”人才特事特办政策,推广完善联审联批的“一站式”服务体系,促进部门联动、责任到人、政策落地,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。江苏把人才国际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开发、评价发现、选拔任用、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,建设一支具有全球思维、国际经验、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。
创新人才体制机制,人才特区建设是先行军。安徽以合芜蚌综合试验区为突破口,扎实推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,全面启动产业创新发展和科技应用示范工程,强化新型产学研实体建设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。福建推进平潭“人才特区”建设,筹建平潭海洋大学,实施“四个一千”人才工程;发挥“促进平潭开放开发顾问团”作用,积极引进台湾战略投资者,推动台湾人士、机构和企业参与平潭开发建设和管理。山东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作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,支持各基地集中攻坚解决一个或者几个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,以人才特区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整体创新。(刘祖华)
Copyright © 2024 北京国研职业技能鉴定中心(官网:www.gyzyjd.org.cn) 京ICP备2024076783号-1